0%

當我們懂得珍惜平凡的幸福時,就已經成了人生的贏家。
撤销commit有很多方法,个人比较推荐用 reset 或 rebase -i,底下将会同时介绍 revert 和 reset 的方法。

commit 如下

A -> B -> C -> D -> E
想要还原到 commit C 之后的状态 (也就是把 D 和 E 回退)

revert

用:

1
2
git revert E
git revert D

结果:

A -> B -> C -> D -> E -> F -> G
F 是还原 commit E 修改结果的 commit

G 是还原 commit D 修改结果的 commit

因此,revert 只会让 commit 继续往前

优点是可以针对某个 commit 进行还原,并且留下还原记录

rebase -i

假如想要抽掉某个 commit 又不想留下记录, rebase -i 就很好用了

假如只想要还原 D 变成:

A -> B -> C -> E

则用命令

1
git rebase -i C

这时候会出现文字编辑

1
2
pick D xxx
pick E ooo

把 pick D xxx 整列移除后储存就可以了,若中间有遇到冲突,则必须自行修正后再继续

1
2
git add .
git rebase --continue

reset

用于做整段 commits 的还原

例如希望还原到 B commit 以后的状态变成

A -> B

1
git reset B

那么 git 会将 log 中的 C, D, E 都清除

但档案内容没有任何变动,因此会看到 C, D, E 修改的档案处在 unstaged 阶段

若针对部分档案还原可以用

1
git checkout [file path]

若要全部还原可用

1
git checkout -f

结论

还没 push 前,个人倾向不产生太多 commit。因此我都会用 rebase -i 进行编修, 顺便合并或reword 一些 commit

某个特殊情况, 例如发现某个 commit 里面包含了不相干的档案, 欲重新 commit 时,就会先用 rebase -i 把欲修改的 commit 换到后面(较新), 然后再用 reset 重新 stage + commit。

低头要有勇气,抬头要有底气
Opcode是一种PHP脚本编译后的中间语言,就像Java的ByteCode,或者.NET的MSL,举个例子,比如你写下了如下的PHP代码:
1
2
3
4
5
 <?php
echo "Hello World";
$a = 1 + 1;
echo $a;
?>
PHP执行这段代码会经过如下4个步骤(确切的来说,应该是PHP的语言引擎Zend)
  • 1.Scanning(Lexing) ,将PHP代码转换为语言片段(Tokens)
  • 2.Parsing, 将Tokens转换成简单而有意义的表达式
  • 3.Compilation, 将表达式编译成Opocdes
  • 4.Execution, 顺次执行Opcodes,每次一条,从而实现PHP脚本的功能。

题外话:现在有的Cache比如APC,可以使得PHP缓存住Opcodes,这样,每次有请求来临的时候,就不需要重复执行前面3步,从而能大幅的提高PHP的执行速度。

那什么是Lexing? 学过编译原理的同学都应该对编译原理中的词法分析步骤有所了解,Lex就是一个词法分析的依据表。 Zend/zend_language_scanner.c会根据Zend/zend_language_scanner.l(Lex文件),来输入的 PHP代码进行词法分析,从而得到一个一个的“词”,PHP4.2开始提供了一个函数叫token_get_all,这个函数就可以讲一段PHP代码 Scanning成Tokens;

http://www.laruence.com/2008/06/18/221.html

我讨厌变老,当我们力量衰弱的时候如果出现更强的敌人,我会觉得很恐怖,很遗憾。
### 基本说明 先定义一个User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php

class User{
public $username;
private $password;

public function login()
{
echo "login";
}

public function register()
{
echo "registert";
}
}
实例化并调用其中的方法
1
2
$user = new User();
$user->login();
实例化User类的反射类并调用其中的一个方法
1
2
$reUser = new \ReflectionClass('User');
var_dump($reUser->getFileName());
说明:ReflectionClass类获取类相关信息,如获取属性、方法、文档注释等;

实际应用

  • 通过_call可以调用类一些不确定的方法,这个时候就可以通过反射类ReflectionClass来判断类方法是否存在,是不是可见可调用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php
class A{
public function actionA(){
echo "I'am A\n";
}
}
class B{
private function actionB (){
echo "I'am B\n";
}
}
class test{
private $objects;
public function __construct(){
$this->objects=array();
}
public function add($t){
$this->objects[]=$t;
}
private function pp(){
}
//调用不可见的方法或者没有的方法都会走到这里
public function __call($name,$args){
foreach($this->objects as $object){
$class=new ReflectionClass($object);
if(!$class->hasMethod($name)){
continue;
}
$method=$class->getMethod($name);
if($method&&$method->isPublic()&&!$method->isAbstract()){
$method->invoke($object,$args);
return ;
}
}
echo "not method!\n";
}
}
$t=new test();
$t->add(new A());
$t->add(new B());
$t->pp(); //不可见方法
$t->actionA();
$t->actionB();

无她,唯手熟尔
### 例子

调用函数

1
2
3
4
5
6
7
8
9
<?php
function a($b, $c)
{
echo $b;
echo $c;
}
call_user_func_array('a', array("111", "222"));
//显示 111 222
?>

调用静态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hp
Class ClassA
{
public static function bc($b, $c) {
$bc = $b + $c;
echo $bc;
}
}
call_user_func_array(array('ClassA','bc'), array("111", "222"));
//显示 333
?>

说明:这样就可以用数组的方式给类的方法传入必要的参数

调用普通方法

1
2
3
4
5
6
7
8
9
10
<?php

class MyClass {
public function hello() {
echo "Hello, World!";
}
}

$a = new MyClass();
call_user_func(array($a, 'hello'));

我的肺功能快衰竭了,没有两天了,请大家不要打钱了,谢谢大家这段时间的帮助,希望来生没有痛苦。---魏则西

最近在开发一个PHP程序时遇到了下面的错误:

1
PHP Fatal error: Allowed memory size of 268 435 456 bytes exhausted

错误信息显示允许的最大内存已经耗尽。遇到这样的错误起初让我很诧异,但转眼一想,也不奇怪,因为我正在开发的这个程序是要用一个foreach循环语句在一个有4万条记录的表里全表搜索具有特定特征的数据,也就是说,一次要把4万条数据取出,然后逐条检查每天数据。可想而知,4万条数据全部加载到内存中,内存不爆才怪。

毕竟编程这么多年,我隐约记得PHP里提供有非一次全部加载数据的API,是像处理流媒体那样,随用随取随丢、数据并不会积累在内存的查询方法。经过简单的搜索,果然在官方网站上找到的正确的用法。

这个问题在PHP的官方网站上叫缓冲查询和非缓冲查询(Buffered and Unbuffered queries)。 PHP的查询缺省模式是缓冲模式。也就是说,查询数据结果会一次全部提取到内存里供PHP程序处理。这样给了PHP程序额外的功能,比如说,计算行数,将 指针指向某一行等。更重要的是程序可以对数据集反复进行二次查询和过滤等操作。但这种缓冲查询模式的缺陷就是消耗内存,也就是用空间换速度。

相对的,另外一种PHP查询模式是非缓冲查询,数据库服务器会一条一条的返回数据,而不是一次全部返回,这样的结果就是PHP程序消耗较少的内存,但却增加了数据库服务器的压力,因为数据库会一直等待PHP来取数据,一直到数据全部取完。

很显然,缓冲查询模式适用于小数据量查询,而非缓冲查询适应于大数据量查询。

对于PHP的缓冲模式查询大家都知道,下面列举的例子是如何执行非缓冲查询API。

非缓冲查询方法一: mysqli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hp 
$mysqli = new mysqli("localhost", "my_user", "my_password", "world");
$uresult = $mysqli->query("SELECT Name FROM City", MYSQLI_USE_RESULT);

if ($uresult) {
while ($row = $uresult->fetch_assoc()) {
echo $row['Name'] . PHP_EOL;
}
}
$uresult->close();
?>

非缓冲查询方法二: pdo_mysq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hp 
$pdo = new PDO("mysql:host=localhost;dbname=world", 'my_user', 'my_pass');
$pdo->setAttribute(PDO::MYSQL_ATTR_USE_BUFFERED_QUERY, false);

$uresult = $pdo->query("SELECT Name FROM City");
if ($uresult) {
while ($row = $uresult->fetch(PDO::FETCH_ASSOC)) {
echo $row['Name'] . PHP_EOL;
}
}
?>

非缓冲查询方法三: mysq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php 
$conn = mysql_connect("localhost", "my_user", "my_pass");
$db = mysql_select_db("world");

$uresult = mysql_unbuffered_query("SELECT Name FROM City");
if ($uresult) {
while ($row = mysql_fetch_assoc($uresult)) {
echo $row['Name'] . PHP_EOL;
}
}
?>

http://www.codeceo.com/article/php-foreach-memory.html

把一切平凡的事做好即不平凡,把一切简单的事做好即不简单。
PHP 5没有提供一种简单的机制来生成密码学上强壮的随机数,但是PHP 7通过引入几个CSPRNG函数来解决了这个问题。 ### 什么是CSPRNG

引用维基百科,一个密码学上安全的伪随机数发生器(Cryptographically Secure Pseudorandom Number Generator 缩写CSPRNG)是一个伪随机数生成器(PRNG),其生成的伪随机数适用于密码学算法。

CSPRNG可能主要用于:

密钥生成(例如,生成复杂的密钥)
为新用户产生随机的密码
加密系统
获得高级别安全性的一个关键方面就是高品质的随机性

PHP7 中的CSPRNG

PHP 7引入了两个新函数可以用来实现CSPRNG: random_bytes 和 random_int。

random_bytes 函数返回一个字符串,接受一个int型入参代表返回结果的字节数。

例子:

1
2
3
4
$bytes = random_bytes('10');
var_dump(bin2hex($bytes));
//possible ouput: string(20) "7dfab0af960d359388e6"
random_int 函数返回一个指定范围内的int型数字。

例子:

1
2
var_dump(random_int(1, 100));
//possible output: 27

后台运行环境

以上函数的随机性不同的取决于环境:

在window上,CryptGenRandom()总是被使用。
在其他平台,arc4random_buf()如果可用会被使用(在BSD系列或者具有libbsd的系统上成立)
以上都不成立的话,一个linux系统调用getrandom(2)会被使用。
如果还不行,/dev/urandom 会被作为最后一个可使用的工具
如果以上都不行,系统会抛出错误
一个简单的测试

PHP5 呢

缺省情况下,PHP5 不提供强壮的随机数发生器。实际上,还是有选择的比如 openssl_random_pseudo_bytes(), mcrypt_create_iv() 或者直接使用fread()函数来使用 /dev/random 或 /dev/urandom 设备。也有一些包比如 RandomLib 或 libsodium.

如果你想要开始使用一个更好的随机数发生器并且同时准备好使用PHP7,你可以使用Paragon Initiative Enterprises random_compat 库。 random_compat 库允许你在 PHP 5.x project.使用 random_bytes() and random_int()

这个库可以通过Composer安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composer require paragonie/random_compat
require 'vendor/autoload.php';
$string = random_bytes(32);
var_dump(bin2hex($string));
// string(64) "8757a27ce421b3b9363b7825104f8bc8cf27c4c3036573e5f0d4a91ad2aaec6f"
$int = random_int(0,255);
var_dump($int);
// int(81)
//random_compat 库和PHP7使用不同的顺序:

fread() /dev/urandom if available
mcrypt_create_iv($bytes, MCRYPT_CREATE_IV)
COM('CAPICOM.Utilities.1')->GetRandom()
openssl_random_pseudo_bytes()

想知道为什么是这个顺序建议阅读 documentation.

这个库的一个简单应用用来产生密码:

1
2
3
4
5
6
7
8
9
$passwordChar = '0123456789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passwordLength = 8;
$max = strlen($passwordChar) - 1;
$password = '';
for ($i = 0; $i < $passwordLength; ++$i) {
$password .= $passwordChar[random_int(0, $max)];
}
echo $password;
//possible output: 7rgG8GHu

总结

你总是应该使用一个密码学上安全的伪随机数生成器,random_compat 库提供了一种好的实现。

如果你想要使用可靠的随机数据源,如你在本文所见,建议尽快使用 random_int 和 random_bytes.

http://www.codeceo.com/article/php-random.html

我们走得太快,灵魂都跟不上了 ...
今天偶然看到鸟哥(php)的博客‘ 深入理解PHP原理之foreach’,可惜自己功力尚欠,内部的机理看不明白,但也稍微记录一下,毕竟这个问题自己以前从来没有考虑过。 #### 以下内容摘自鸟哥的博客 经常会有人问我, PHP的数组, 如果用foreach来访问, 遍历的顺序是固定的么? 以什么顺序遍历呢? 比如:
1
2
3
4
5
6
7
<?php
$arr['laruence'] = 'huixinchen';
$arr['yahoo'] = 2007;
$arr['baidu'] = 2008;
foreach ($arr as $key => $val) {
//结果是什么?
}
结果: huixinchen20072008

又比如:

1
2
3
4
5
6
7
<?php
$arr[2] = 'huixinchen';
$arr[1] = 2007;
$arr[0] = 2008;
foreach ($arr as $key => $val) {
//现在结果又是什么?
}

结果:
huixinchen 2007 2008

要完全了解清楚这个问题, 我想首先应该要大家了解PHP数组的内部实现结构………
在PHP中, 数组是用一种HASH结构(HashTable)来实现的, PHP使用了一些机制, 使得可以在O(1)的时间复杂度下实现数组的增删, 并同时支持线性遍历和随机访问.

说明

PHP中遍历数组的顺序, 是和元素的添加先后相关的;
所以, 如果你想在数字索引的数组中按照索引大小遍历, 那么你就应该使用for, 而不是foreach

1
2
3
for($i=0,$l=count($arr); $i<$l; $i++) {
//这个时候,不能认为是顺序遍历(线性遍历)
}

幸福,不是长生不老,不是大鱼大肉,不是权倾朝野。幸福是每一个微小的生活愿望达成。当你想吃的时候有得吃,想被爱的时候有人来爱你。

Laravel 默认使用 file 的方式来实现 session的。她并不用php原生的$_SESSION,php原生的session要看php.ini的位置,所以忽略php相关的session函数,例如session_start(), $_SESSION。Laravel在运行过程中会在app/storage/session/目录写入session的信息,所以这个目录需要有写权限,否者session就无法写入成功。

Laravel除了使用默认的file作为session的实现,还支持cookie, Memcached, Redis 和数据库的后端驱动作为session的实现。必要的时候还需要自己实现一个session的实现方式,比如在微信公众账号和用户的交互,这中session就无法直接使用,因为每次都是微信服务器来请求,无法通过请求的来源来辨别用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session的永久保存(在不过期范围内)
Session::put('key', 'value');

//等同于PHP的原生session
$_SESSION['key'] = 'value';

//get操作
$value = Session::get('key', 'default');

//去除操作并删除,类似pop概念
$value = Session::pull('key', 'default');

//检测是否存在key
Session::has('users');

//删除key
Session::forget('key');

laravel的session中flash概念

这个flash两次请求有效(本次和下次请求有效),与本次请求取操作多少次无关。

1
2
3
4
5
6
7
8
//保存key,value
Session::flash('key', 'value');

//取值方法还是一样的
Session::get('key');

//刷新快闪数据时间,保持到下次请求
Session::keep(array('username', 'email'))

这个flash的概念和上面的put的概念不太一样。

put :这个对应只要session不过期,基本上是永久保存,下次请求也是存在的。
flash :保存的值,本次请求可以使用,下次http请求可以使用,再下一次就不存在了。
也就是说下一次的请求用完就被销毁了,不会让session的值变的越来越大,可以保存一些临时的数据。

这中情况的使用场景比如有:

用户请求了页面,出现错误信息,重定向到一个新的页面,需要展示之前的数据。(虽然可以通过url参数来传递,处理不好可能会有xss漏洞)。
用户访问了一个页面,过滤器发现没权限,保存当前页面url,重定向到登录页面,登录成功,取出值,重定向到原先的页面。(这里可能需要刷新保存的快闪数据)

session落地的时间

我天真的以为使用了Session::put函数就能保存这个变量了。于是我的代码这样写:

1
2
3
4
5
6
7
8
9
class LoginController {

public function login(){
Session::put('key','value');
print_r( Session::all() ); //取出来看看是否put成功
exit; //习惯性的调试都exit,不执行后续代码
//return Redirect::to(/); 框架在return后还会有后续的代码执行的
}
}

结果下次请求就是找不到本次的Session,而且看app/storage/session目录就是没有文件生成。总感觉不对劲啊。

后来看到网络上有个方法Session::save(),于是我也用了下,居然发现成功的生成了session的文件。于是我感觉到,Laravel不用php原生的session,那么在controller之后应该做了一些事情,将session写入到文件中,而不是每次put操作都写操作,这样会IO操作太频繁的,影响性能的。
可以看见,在调用完controller之后,调用了session->save()的方法,来主动的保存session。这样session才能落地保存起来,如果在controller或者view里面写了exit;,那么session是不会被保存的,除非主动的写Session::save()才能手工的保存起来。

https://www.chenyudong.com/archives/laravel-session-use.html

我亦只有一个一生,不能慷慨赠予我不爱的人。

设置php.ini配置文件

第一种方法即设置php.ini配置文件,设置session.gc_maxlifetime和session.cookie_lifetime节点属性值,当然也可以使用ini_set函数改变当前上下文环境的属性值:

1
2
ini_set('session.gc_maxlifetime', "3600"); // 秒
ini_set("session.cookie_lifetime","3600"); // 秒

设置Session时间戳

第二种方法即设置Session时间戳,比如下面的办法。
在登录成功时设置时间戳为当前时间推后1小时,$_SESSION['expiretime'] = time() + 3600;。在检查用户登录情况使用如下代码:

1
2
3
4
5
6
7
8
9
if(isset($_SESSION['expiretime'])) {
if($_SESSION['expiretime'] < time()) {
unset($_SESSION['expiretime']);
header('Location: logout.php?TIMEOUT'); // 登出
exit(0);
} else {
$_SESSION['expiretime'] = time() + 3600; // 刷新时间戳
}
}

http://wangye.org/blog/archives/933/
http://www.laruence.com/2012/01/10/2469.html

谢谢那些喜欢我的人
我从来不认为这个问题是个问题, 直到昨天.

昨天晚上的时候, 我提交了一个RFC, 关于引入finally到PHP, 实现这个功能的出发点很简单, 因为我看见不少人的需求, 另外还有就是Stas说, 一直只看到讨论, 没看到有人实现. 于是我就给实现了.

发到邮件组以后, 一个开发组的同学Nikita Popov(nikic), 表示强烈反对这个RFC, 当然最初的论点他说了很多, 最后我们在线讨论的时候, 他表达了一个他的观点:

“PHP在请求结束后会释放所有的资源, 所以我们没有必要调用fclose,或者mysql_close来释放资源, PHP会替我们做”

并且他表示, 他从来都不会调用fclose, 认为fclose的存在只是为了继承C函数族.

我很惊讶, 我也不知道还有多少人是和他一样的想法, 所以我决定写这篇文章.

在PHP5.2以前, PHP使用引用计数(Reference count)来做资源管理, 当一个zval的引用计数为0的时候, 它就会被释放. 虽然存在循环引用(Cycle reference), 但这样的设计对于开发Web脚本来说, 没什么问题, 因为Web脚本的特点和它追求的目标就是执行时间短, 不会长期运行. 对于循环引用造成的资源泄露, 会在请求结束时释放掉. 也就是说, 请求结束时释放资源, 是一种部补救措施(backup).

然而, 随着PHP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就有很多人在一些后台脚本使用PHP, 这些脚本的特点是长期运行, 如果存在循环引用, 导致引用计数无法及时释放不用的资源, 则这个脚本最终会内存耗尽退出.

所以在PHP5.3以后, 我们引入了GC, 也就是说, 我们引入GC是为了解决用户无法解决的问题.

这个是历史, 我简单介绍下, 现在让我们回头来看开头的问题, 是不是因为PHP会在请求结束后释放所有的资源, 于是我们就可以不用手动释放呢?

看一个例子:
Mysql最大连接数(mysql.max_connection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php
$db = mysql_connect() ;
$resut = mysql_query();
// process result...
usleep(500);

//mysql_close($db); let's say, you didn't call to this

// other logic, assuming it costs 5s
sleep(5);

exit(0); //finish

上面的例子, 我们会保持一个和Mysql的连接5秒钟, 这样的脚本对于一般的应用来说没有关系, 但是对于一个请求量很大的脚本来说, 会导致一个致命问题:

比如一个繁忙的应用, 每秒要处理来自用户的1000个请求, 那么5秒钟请求多少个? 5 * 1000 = 5000, 而Mysql有最大连接数限制(mysql.max_connections), 这个数字一般不超过2000, 默认的会更低:(mysql.max_connections),

那么, 这样代码会导致你的应用, 根本无法正常提供服务. 而如果我们在对Mysql的处理完成后就关闭这个连接, 那么就不会触发这个问题.

而我们在实践中, 遇到过一个更加实际的问题, 看下面的例子:

1
2
3
4
5
6
<?PHP
$mmc = new Memcached();
$mysql = mysql_connect();
//process
mysql_close($mysql);
$mmc->close();

这是一个真实的教训, 代码如上面所示, 突然有一天我们的Mysql出现了问题, 导致连接Mysql的耗时增大, 然后就导致, 一个脚本对Memcached连接占用过长, 最后Memcache因为连接数太多, 就拒绝服务了..

所以, 我们一定要让连接代价最高的资源, 最先初始化.

系统最大句柄 (/proc/sys/fs/file-max)

这个很简单, 如果你持续打开句柄, 而不释放, 那么你有可能触发系统最大句柄限制, 对于进程来说, 自己还有进程可打开句柄数限制(ulimit -n).

系统调用是昂贵的(System call is expensive)

PHP之所以会在请求结束后正确的释放掉所有的资源, 内存, 这是因为当我们在脚本中使用新的内存的时候, PHP会向OS申请一大块内存(ZEND_MM_SEG_SIZE大小), 然后分给你你需要的合适的一块小内存.

当你不使用这块小内存的时候, PHP也不会返还给OS, 而是保留下来给后续的处理使用.

我们知道, malloc(3)会导致系统调用(brk(2))(当然也可能是mmap, 我们此处不考虑这个细节, thanks to 华裔), 而系统调用是昂贵的.

所以, 如果你使用完了资源不及时释放, 那么后续的逻辑如果请求内存, PHP发现之前申请的一大块内存已经分光了, 它就只好再次向OS发起malloc调用, 得到一块新的大内存. 并且它还需要对这个大内存做一些标记处理..

而如果你使用完资源, 及时释放的话, 那么下次脚本申请内存的时候, 你之前归还的内存块就可以被重复利用, 那么也许你的整个脚本只需要和OS申请一次内存.

内存峰值(Memory peak usage)

这个和上面的有一定的关系, 当你使用完资源就释放, 然后后续又使用这样的资源. 那么PHP的内存占用会是:

资源+1 -> 资源-1 -> 资源+1 -> 资源-1 (峰值是1)

而如果你是等到PHP请求结束再释放:

资源+1 -> 资源 + 1 …. -> 资源 -1 -> 资源 – 1 (峰值是2)

也就说, 一个良好的编写的脚本可能要比一个瞎写的脚本, 要省很多峰值内存..

考虑一个极端情况, 对一个很繁忙的服务器来说, 比如有10个PHP进程, 每个PHP进程最大1G内存, 而服务器只有8G内存.

结论 (conclusion)

结论很明显, 我开头也说过了, 我从来不认为这个是个问题.

这里说一句, 如果你买了一本PHP的书, 它告诉你: “不用在PHP主动释放资源, 因为PHP会帮你释放”的话, 我建议你, 烧了它.

http://www.laruence.com/2012/08/06/2681.html